潮汕民间传说之潮阳文光塔

100人浏览   2024-12-18 08:12:35

潮阳文光塔建于南宋咸淳二年(公元一二六六年)。筹建之初,首先争议的是塔当建于何处。地师认为潮阳县城是船地,塔建起来,矗立长空,正似船桅。船有桅,自可扬帆千里。塔若建成,潮阳县城便岁丰人安,一帆风顺,结果同意地师选定的地点,钱由募捐而来。当时有捐银两的,有捐实物的。传说县城有两个富商,一个开杉行,一个开麻皮行。杉行头家在募捐簿上写下“杉木足用”四个字时,人称他慷慨。麻皮财主也写“麻皮足用”,大家嗤笑他太过吝啬。谁知到建成之日,杉行商损失不大,麻皮商却倾家荡产。

据说,潮阳文光塔原名“千佛塔”,在元朝曾遭雷轰。明太祖时,来一次维修。彼时,大家认为,宝塔似彩笔,碧空如锦笺;龟头海是墨砚,朝天写文章,代代人才出,光辉照潮阳,因而改名“文光塔”。大明一朝,潮阳籍翰林、进士、举人辈出,官宦也不少,世人多谓此乃文光塔之功也。
关于建塔师父,有一段富于传奇性的故事,流传很广。话说建塔钱物都已齐备,需聘名师,即派人往聘建塔之老师父,谁知老师父漫天要价,铁定不减,只好另寻名师。不久,老师父的大徒弟找到潮阳来,自愿低价承建工程。主人们看他年纪太轻,不敢相信,当即婉言谢绝。那大徒弟作色说:“世人眼光老,后生难出头。”说毕转身要走,主人急忙谢罪,并问其履历。他言道:“我追随老师父多年,今已出师。今我师拒聘,徒弟愿来完成。”主人问他建过多少塔,他说:“随师走南闯北,建塔五座。建塔时,师父说了一个施工概略,一切从设计、奠基到完成,是我负责到底。”主人引他勘察塔址,问他如何建造,他从备料到施工,整个计划井井有条,数字准确,说得主人们人人心服,并当场拍板,决定由这大徒弟承建。
动工后,塔一层一层建造起来,似擎天玉柱,耸立苍穹,巍峨雄伟,整齐美观。主人们声声喝采,大徒弟更喜形于色。眼看要建最后一层了,主人们择好黄道吉日,为宝塔落成来个“开光”大庆,谁知问题突然发生,塔身逐步向河边倾斜。大徒弟对河边地软,早有预防,曾筑石堤丈余。如今塔倾堤裂,大徒弟竭尽所能进行抢救,无奈塔斜难扶,只得停工。这时,自尊心、责任感已压得大徒弟够苦了,外界又传来风言冷语,讥讽他“未食三块豆干就想上西天”,他肝裂心碎,寝食不安,不得不自认学浅,决心向师父求教。

师父原想从建潮阳千佛塔赚一笔钱,工程被徒弟抢去,真是此恨难消。如今徒弟前来求救,他满腔怒火终得到喷发的机会,便冲着徒弟骂道:“你这叛徒!无义狗!”徒弟跪下垂泪说:“我愿献全部所得为师父添寿。”但师父说:“活该!将来塔倒塌了,看你如何死法!”任凭徒弟叩求再三,难动师父铁石心肠,最后还把徒弟逐走。
大徒弟忧伤地走上归途。他想,在未得到解救斜塔的秘诀之前,回潮阳也是白费,不如去拜见心慈志软的师娘,或许对事情有所帮助。遂买了一担丰厚礼物送到师娘家里,对她道明了来意,托她向师父求情。师娘欣然答应他:“元宵后听消息。”
大年夜,师父回家过春节,三杯酒落肚,无话不谈。师娘也殷勤温柔,斟酒挟肉,乐得师父哈哈笑。师娘乘机问大徒弟的消息。师父一听,火上心头,借酒骂街,大骂“背师叛徒,自作聪明,所承建潮阳塔已倾斜,无法收场了。”师娘佯装不懂地说:“斜了就扶正嘛。”师父说:“塔重百万斤,怎么扶?”师娘说:“有其师,必有其徒。徒弟把塔建斜了,师父也无法可想,哈哈!”师父又连饮三杯,老气横秋地说:“四两破千斤,呾破无酒食。”又说:“病症认得着,咬蚤蘸涎掠就着。”师娘笑他车大炮。师父说:“塔向河边斜,就是河边土质软。解救之法,当使对边之土质也变软。”师娘紧紧迫问:“怎么变软?”师父是个多疑之人,见妻子一反常态,提问不休,必有原因,便说:“一定是逆徒有托于你。”师娘只好把实情相告,求他救徒弟。师父生气地说:“不能救。把塔扶正是个‘皱步’(秘诀),是我的赚钱秘术。我要看他失败,看他走投无路去跳海。”师娘又求情,师父说:“待我新塔建好之后,再到潮阳与他斗法,大显身手,使人知道还是我做师父的本领强……”
大徒弟元宵后到师娘家,师娘如此这般告诉他,他感到绝望了。回家后,食不甘,睡不甜,整天冥思苦索。“当使对边之土质也变软。”这句从师娘口中得到的话,时常萦绕在他的脑际。有什么窍门?是什么皱步?琢磨得他如癫似狂。年轻妻子忧心忡忡,劝他不听,助他无力。有一天,她从外面挑水回来,丈夫一看,挑来的是泥沙浊水。问其原因,她说井里的砖条崩塌,井边泥土压下来。这现象使大徒弟陷入沉思,思考良久,恍然大悟。他立即收拾行李,匆匆回到潮阳工地,宣布明日开工。
第二天,工程分两处同时进行:河边的护堤工程,加固并延长;又在对边选择适当地方,开凿深井四口。
说也奇怪,不久塔逐渐坐正了。待塔端正,便进行末段工程直至完工。这时,大徒弟才舒了一口气,名誉也恢复了。
老师父承建的新塔这时也已完工,他决定动身到潮阳扶千佛塔,以羞辱大徒弟。谁知一到工地,塔已完工了,七层庄严华丽的千佛塔,雄立县城中心。他东看看,西望望,找不出毛病可挑剔。徒弟引他去看护堤石篱,又去看那四口井,三口正进行填充。师父看后不禁长叹:“孽徒技艺已在我之上,留之不得。”

转眼间,宝塔开光大典将举行,师父先期来参加。有一天,师徒同登宝塔。走上最高一层,步出塔门,望东山,隐约寺院掩映于浓荫之中;看西岩,层迭的峰峦耸立于云海之间;北面,榕江口似镜,倒映着雄伟的群山;南面,练江水如带,蜿蜒流入怒吼的南海。美景如斯,令人神往。徒弟请师父多留几天,同享成功的欢乐,以报传艺之恩。师父答非所问说:“俺何不一齐跳下,看看谁有法力可保不死。”这一挑战,把徒弟吓呆了,徒弟说:“恩师,何必比生死?”师父奸笑着说:“比生死正好较量法力,有胆量明天就同来跳塔。”徒弟年少气盛,这口气怎能
吞下,终于答应了,并请一老者以鸣炮三响为号。此话一传扬,全城轰动。
师父心术不正,他匆匆回到家里,找来一把破旧黄色雨伞。师娘不明白其用意,也不介怀。
第二天,观众都来看师徒斗法。师徒两人一出现于观众面前,顿时掌声如雷。徒弟看见师父身带一把黄伞,提出抗议。师父愿将伞让给他,自己回去另取一把黑伞来,一同登塔。不一会儿,师徒俩走出第七层塔门,同时张开雨伞。
“砰——砰”!两声炮响,师徒俩站立栏杆,跃跃欲跳。这时,观众哗然鼎沸。老者正弯腰在点燃第三炮,说时迟,那时快,只见师娘大叫一声:“且慢!”用力拨开人群,向老者扑来,夺过他手里的香火。原来,师父与徒弟斗法的消息传到师娘耳里,她来阻止,远远望见徒弟手里拿的正是家里那把黄色的坏伞。眼看师父设局害死徒弟的惨剧即将发生,她急忙制止燃放第三炮,并迅速冲进塔门,想上去揪住师父。师父见事情败露,羞愧地走下塔来……
转眼间,吉日到了,知县为千佛塔主持开光大典。从此,千佛塔便耸立在潮阳县城上。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扑面百科 琼ICP备2024039828号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