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都景区景点介绍(缙云仙都)

100人浏览   2024-12-15 09:44:00

凡尘仙境鼎湖峰

鼎湖峰

钟灵毓秀,天下“仙都”。来到缙云仙都,真的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仙都景区有一百六十多平方公里,以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而名扬天下,有鼎湖峰、朱潭山、倪翁洞等众多著名景点。元《仙都志》载,仙都“发迹轩辕”;又引宋《东阳记》“昔黄帝尝乘龙车登此山,辙迹犹存”,仰止鼎湖峰铸鼎炼丹。可见,仙都自古就是黄帝传说、华夏文明传承的见证。

鼎湖峰,绝对是仙都景区的主角。九曲练溪,峰前回转,成鼎湖峰三面临水、背倚步虚山“水墨画境”,集“峰岩奇绝、山水神秀”而冠绝天下。驻足鼎湖桥,鼎湖峰拔地而起、高耸入云,峰前波光粼粼、两岸峰峦叠翠,云天入画、水天一色。如此绝美景致,就连遍览名山大川的轩辕黄帝也要叹为观止,峰下就有“仰止亭”一座。

黄帝祠宇

穿过仰止亭拾阶东上,便可见黄帝祠宇。轩辕殿、缙云堂等殿堂布局严谨,建筑气势恢宏。我真心佩服缙云人的胆识和远见,一九九四年仙都成功申报“国家风景名胜区”,一九九五年组织捐资重建黄帝祠宇,成功打造出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南方黄帝文化中心。真的要为当时缙云县的决策者点赞,那个年代没有几个地方愿意“烧钱”发展文化旅游这个长线投资产业。数十年磨一剑,如今再看看仙都的老百姓,哪一家不是赚的盆满钵满。昨晚,我住的那家民宿,三十六间客房就是全满。

仙都的人文底蕴十分厚重。仰止亭向北沿鼎湖峰溯溪上行百余步,再登上几级石阶,可达仙水洞。别看只是一个丈余见方的崖洞,那也是 “国保”文物。洞顶罅隙有泉水渗出,清冽甘淳,相传黄帝用此泉炼丹故名仙水。洞内留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,那饱经沧桑依然遒劲的凿痕仿佛在诉说仙都前世今生。

继续溯溪上行,途经花园岙,恰逢一大片向日葵花海。同行的爱人立马兴奋起来,女人爱花是天性,自是好一番“打卡”拍照,什么腿酸腰痛都没啦!在我再三催促下,才不舍地随我赶往前面的朱潭山。

其实,朱潭山这个地名与理学大师朱熹讲学仙都有关,不过来这里的,一定不会错过那仙境般的景致。主角依然是鼎湖峰,但是那意境却有天壤之别和动静之分。鼎湖桥前是风景、是凡间,板堰桥上有剧情、如仙界。

吴品禾先生摄影作品《仙境》

漫步朱潭山仙堤,远眺鼎湖峰,置身吴品禾先生镜头下的《仙境》,你会真切地体验一回时空穿越。板堰桥正在上映一部仙界短剧《老汉牵牛》,天地为幕、云水为景、石桥为台,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肩扛木犁的老农,手牵一头黄牛信步石桥横渡好溪,一位头戴斗笠一袭红衣的农妇挑着一担庄稼紧随之后;在鼎湖峰衬映之下,老农夫妇和黄牛的身影显得格外的小,但轮廓线条却是非常的清晰,就连同桥下的倒影里他们轻松的步履也是依稀可辨,我甚至能感觉出那头黄牛娴熟“招式”中仙风道骨的“明星范”。只是节气已至寒露,又是阴天,远处的鼎湖峰缺了“屹然干云”的意境,景致和吴品禾先生的《仙境》相比还是差了一点“仙味”,稍稍有点遗憾。

《老汉牵牛》

《老汉牵牛》演出一结束,桥头一波又一波迫不及待的游人就涌上板堰桥,身临仙境,即兴发挥,配合同伴赶紧抓拍下那自恋的瞬间。两岸连同那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海,让爱人放弃了桥上“打卡”的念头,我们选择去下一个景点。不过想想唐玄宗当时惊叹“真乃仙人荟萃之都”且乘兴御书“仙都”的场景,定是比不上今世的震撼与兴盛。
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扑面百科 琼ICP备2024039828号-19